口罩,是用來遮擋異物的一種物體。
口罩進化至今是一種衛生防護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過濾進入口鼻的空氣,以達到阻擋有害的氣體、氣味、飛沫進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紗布或紙等制成。
口罩被廣泛的關注由來已久,但是又容易被忘卻。因為,在人的用途而言,它存在于可用與不可用之間。

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衛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后來有人就用一塊絹布來蒙口鼻。馬可·波羅在他的《馬可·波羅游記》一書中,記述他生活在中國十七年的見聞。其中有一條:“在元朝宮殿里,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边@樣蒙口鼻的絹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十九世紀末,口罩開始應用于醫護領域。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開始建議醫護人員使用紗布罩具以防止細菌感染。
常人看來口罩給人的是貼切的呵護,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順手拿來自然而無他想。
多數情況下,人類喜歡了自由呼吸,人類內心的異?;蛲饨绛h境異動,因而以口罩遮面,這也導致了戴口罩的主動與被動。
人類內心的異常無外乎害羞、怕別人認得出或潔癖,進而口罩遮面以隔絕目光或似有似無的異物,口罩此時存在于面部的狀態已貼近人的靈魂,可以主動戴上各種顏色的口罩倍感舒適,更似有偷窺的靈動。
外界環境的異常而導致人戴上口罩是為被動,唯恐異物進入體內而導致身體的不適,進而把口罩在面部捏了又捏,貼了又貼,更是有點惶恐而又有些不適。
西域一些族群的“貴族”,以戴口罩為對人不恭。
究其原因,應當是內心思維還存在于蒸汽機未發明之年代。蒸汽機發明之前,人們常以騾馬駕車出行,“貴族”們有自己的坐騎,馬鞍的材質有的還是金馬鞍,給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覺”。那時間的騾馬常以籠頭遮住口鼻以防其口做出異常動作,此時的籠頭也可以視為騾馬的“口罩”。
時至今日,西域“貴族”們以為口罩“有失體面”的誘因也就不難發現其癥結所在,“貴族”們的思維未免有點齷齪,更可笑可悲。
“貴族”們視口罩為異物,自然就無法上臉,除非其內心進化至現代社會的一員。
從口罩的進化及演變來理解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東方的物質文明及精神文明已遠早于西域。
口罩作為的日常防護物品,有內面、外面之分,阻隔的是異物,阻斷的是物理上的內外兩界、是未進化之靈魂。
口罩與常人之貼切,時間終將賦予他更完美的生命、更先進的文明。
此時,全球爆發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新冠肺炎瘟疫,愿以一罩將其“揮去”。
|